小案例,大启示
中工网 2023-07-07 15:32:26

“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红烟成型车间生产及工艺职能主任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学习,让操作工举一反三。

7月的第一个早班,成型机操作工李师傅停下机器,从装盘机抬出滤棒准备复检,“滤棒重量显示偏轻,可不能侥幸放过,别像‘案例’一样再出差错。”

他口中的“案例”是指质量管理员在当天班前会上所讲的“软棒案例”:重量值显示异常,操作人员并未深究就继续开机,导致软棒产生。经排查,问题根源是速度编码器电缆接触不良,导致甘油活门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关闭。


(资料图片)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往往不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越是要加强关注。”李师傅边说边打开了后车身防护门,按标准逐一点检,排查电线破损和脱落情况,检查无异常后才重新启动。

7月5日,车间质量分析专题会上。“修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关注,不能过分依赖修理工。他修,我查,当好质量搭档。”成型操作工小杨主动现身说法。

操作工进行产品自检。 顾润君 摄

6月8日,6#成型机圆周波动较大,修理工检查后发现挡纸杆位置不当,当即进行调整。维修过程中,操作工小杨把精力都放在了对圆周的关注上,却忽视了挡纸杆附近的胶嘴状态已出现异常,最终导致爆口问题产生。当天晚班,设备多次启停时段,该机还产生了长短滤棒。

“看似‘命途多舛’的6#成型机,其实‘命运’掌控在操作工的质量自检规范性里,多一点关注度,就能把缺陷留在自检环节。”事后小杨总结了经验教训。

这次出丑的“经验”, 6#成型机的几位操作工约法“三个一定”:修机过程一定要随时紧盯质量,修理后一定要关注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一定要及时与修理工沟通。

“出现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推脱,质量追溯分析的重点在于形成案例,让人‘吃一堑,长一智’。”负责成型车间生产及工艺职能的郑主任说。

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缺陷问题,该车间相关责任人必须填写《质量缺陷追溯分析记录表》,并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追溯和整改,最后形成案例,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分享学习。

小案例蕴含大启示。自案例分享学习以来,各岗位人员认真学习,从案例中总结经验,查缺补漏,车间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李凌溪)

来源:中工网

猜你喜欢

小案例,大启示

2023-07-07

那些“抑郁”过的互联网大佬们,后来是如何走出来的?

2023-07-07

五笔字根口诀快速记忆法, 三天记住五笔字根的秘诀

2023-07-07

建专业团队护安全运行 民航华东空管全力担当特情处置机制试点

2023-07-07

伪造变造身份证件罪立案要求

2023-07-07

铁建重工快速掘锚成套装备助力新疆绿色矿山建设

2023-07-07

海关总署就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置综合评估报告回答记者提问

2023-07-07

空间又大又豪华,四款纯电动中型SUV推荐

2023-07-07

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2023-07-07

传奔驰有意让CEO康林松连任

2023-07-07

【兰洽会花絮】山东非遗“花饽饽”精彩亮相

2023-07-07

AI赋能,投资者教育还可以这么玩?!

2023-07-07

全球及中国人PMN弹性蛋白酶ELISA试剂盒行业发展趋势与十四五规划建议报告2023-2029年

2023-07-07

从FPS玩家到《无畏契约》发行制作人,我是真心喜欢这个游戏

2023-07-07

“难忘孩子们求知的眼神”

2023-07-07

热门推荐